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介绍家乡建水的问题,以及和古城建水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云南建水古城优美句子
1、美丽的建水文庙我的家乡是在一个举世闻名、美丽富饶而既有历史文化名城之称的古城——建水。这里有历史悠久的朝阳楼、文庙……。
2、带着梦中的幻想,我们终于漫步来到了令我魂牵梦绕的台儿庄古城中。悄然间,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刹那,雨雾笼罩着的古城有了梦幻的味道,感觉古城被飘动着,石桥和屋脊都隐隐约约的飘忽在雨雾中,像一幅正在宣纸上临摹的水墨画。
杨慎在建水的故事
朝阳楼外,有一洗马塘,这就是如今的小桂湖的前身。至今很多建水的老人都还是习惯喊“洗马塘”。这个池塘,最初是明朝驻防官兵在这里取土筑城后,留下的大坑,积水后就成了一个池塘。杨慎在建水期间,常和朋友来这里泛舟植荷,漫步垂钓。因为洗马塘的山水景色与其故乡四川新都的桂湖景色极为相似,便把洗马塘称为“小桂湖”,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建水的气候特点属于什么类型
建水地区位于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穿南境,光照时间长,无霜期长,有效积温高,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节和地形变化影响,呈现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立体气候特征。
建水地区年平均气温19.8℃,年平均地温20.8℃,年平均相对温度72%,年平均日照时数232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805毫米。全年无霜期307天。
建水地处滇东高原南缘,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五老峰为最高点,海拔2515米;五老峰南至红河谷地的阿土村为最低点,海拔230米。境内南北分布有建水、曲江两个盆地,海拔1300米。境内东西走向的山脉分南北两支,将建水和曲江两个坝子隔开。
境内主要河流泸江河、曲江河、塔冲河、南庄河等属南盘江水系,坝头河、玛朗河、龙岔河等属红河水系。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地理坐标为23°37′N,102°50′E,总面积为3940平方千米。县境东临开远市,西与石屏县接壤,北依通海县,南临元阳县。
建水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经历代5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114亩,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山东孔子家乡的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在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
建水文庙依照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原主要建筑包括:一池、一坛、一圃、二殿、二庑、三堂、三阁、四门、五亭、六祠、八坊等37个,现除射圃、尊经阁、魁星阁、敬一亭和斋宿亭被毁外,其余32个建筑都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和恢复。建水文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龙桥坐落于建水城西三公里处,是一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横亘于南盘江支流的沪江河,塌冲河交汇点上,因两河犹如双龙蜿蜒盘曲而得名。此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当时只建成三孔,道光初年又续建十四孔,与原建三孔“雁齿蝉联”,故又名十七孔桥。
整座桥由数万块巨大青石砌成,全长148米,桥面宽3—5米,宽敞平坦。桥上建有亭阁三座,中一阁层累为三。成丰六年雨辰(1856年),三阁毁于战火。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动工重建,至二十四年落成,比旧图为宽敞,中间人阁为三重檐方形主阁,高近二十米,边长十六米。底层为桥身通道,拾级登楼,可远眺万顷田畴。南端桥亭为重檐攒尖顶。
张家花园坐落在建水城西十三公里的团山村,建于清代末年,占地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系张氏私人住宅。房屋平面布局基本为建水传统民居中“四合五天井”的平面形式,纵向横向并列联排组合成两组三进院和花园祠堂,是一组规模较大、建筑质量较好、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居建筑群。
建水城东十里外的天缘桥,横跨于沪江河上,为三孔百拱桥,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嘉庆三年(1798年)重修,为三孔石桥,跨河43米,正中建有二屋重檐亭阁一座,覆以八角赞尖顶。底层为桥面通道,南北引桥为石板铺砌的高坡,各向东西方向屈曲,形成一个横写的“S”型。正桥加引桥全长121米,两旁镶有一米多高的块石栏杆、石雕狮、象各一对雄踞桥头。桥南端有一石室碑亭,长6米,宽2米,以高2.74米的三棵石柱支撑,桥亭内有碑刻七块,记载建桥始末及其功德,书法甚秀,其中清代雍正八年立的一块碑上刻有保护环境及桥周围环境的乡规民约。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