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保定民俗文化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保定风俗文化的历史背景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保定满城结婚习俗
1.婚礼前天下午,男方家带管家来与女方碰面,商议当天结婚细节。
2、结婚当天,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大早来女方家娶亲,车队要绕圈城行走,不可走回头路。
3、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一方面显示女方家族的尊严,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亲者。迎亲者怕误了时辰,只有付“开门钱”了事。5、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招待女婿时,除一应酒菜外,还有薄饼一样主食,当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几张饼、几双筷子和一些酒器,当地人称为“得富贵”。
6、丈母娘捧茶给新郎,并接收喜钱。
7、小舅子换新郎新娘花,并接收喜钱。
8、新郎见到新娘后,困难又来了~新娘的鞋被家人早早的藏了起来,新郎需要找到鞋子,才能进行下一步。
9、经过重重考验,终于可以迎娶新娘了!但是,新娘子不允许落地,得新郎一路背回家哦!
10、在新郎通过重重考验的同时,丈母娘还有一项工作——熏车。(丈母娘手拿香,围着喜车左转三圈,右转三圈,之后再打开车门,将车内也熏一遍。)熏车结束,丈母娘接收喜钱。
11、新娘上车,车队启程。迎娶队伍要随带红布或红手帕,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或互丢红手帕,即新娘的女红消灾。
12、新娘弟弟陪同,与陪嫁物品一起,俗称“拎皮箱”,到婆家后再将皮箱打开,俗称“开皮箱”,并收取拎箱红包和开箱红包。13、到达男方家,新娘被新郎背至床上,新娘坐上提前准备好的红被子,然后喝过红糖水,吃过糕面后,方可下地。
14、宴请男方宾客,新人敬酒。
15、未入洞房前,必请一位父母双全、丈夫健在的妇女到新房中为新郎新娘安放被褥。并将一把五色粮撒到褥下,赶个五谷丰登的吉利。床头下放几颗红枣,意思是早(枣)生贵子。
16、晚上亲朋好友闹洞房。闹洞房的人越多越好,人越多越显出自己的体面和光荣。
保定有什么结婚习俗
在保定结婚首先要订婚,所谓订婚就是组织个仪式,向双方的亲戚朋友表示男女双方已领取了结婚证叫订婚,订婚的过程中有相互认亲的规矩,即男方认女方的亲戚,女方认男方的亲戚。
保定的风俗
保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俗习惯。保定人民热情好客,善良友善,重视家庭和社区关系。在保定,人们喜欢吃面食和烧烤,喜欢唱歌跳舞,尤其是喜欢参加各种节庆活动,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
此外,保定人还有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如婚礼、丧葬、年画、木偶戏等,这些活动都是保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保定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保定风俗文化有那些
赶集,由于保定地区经济较发达,所以集市较多。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共有348个集市,其中万人以上的大集市就有120多个,平均每18个村就有一个大集市。集市的日期是按农历计算的,有的地方逢单日为集,有的地方逢双日为集。一般五天一集,从时间上划分,有早集、午集、晚集之别,但一般是上午集,下午人就不多了。集市都选择在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例利的大村镇。一般集市都有粮食、棉花、棉布、蔬菜、干鲜果品、牲畜家禽、日用百货、木货、农具、肉类、饮食等十几个专业市场。春季以上农具、籽种、木货为多,秋后以上粮、棉、油、肉类为多。
上庙,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共有庙会419个,其中几万人以上的大型庙会就有154个,多在春季和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各地庙会农渐形成了不同的特点,有的成了专交流会,如安国县离州的中药材庙会、曲阳下河的骡马大庙等,全国有名。庙会一般三至五天,也有十天到半月的,保定农历三月十五日的刘守庙庙会每年都是半月左右的会期。近年来,庙会逐渐变成了物资交流会,除进行贸易活动外,还搭台唱戏,民间高跷、耍狮子、龙灯、旱船、太平车、武术等也在庙上表演,给"庙会"增添了光彩。既进行了物资交流,也丰富了群众的娱乐活动。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