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和社稷坛(太庙东西配殿)

日期:2024-03-18 07:39:05 作者:

大家好,关于太庙和社稷坛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太庙东西配殿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左宗庙右社稷是什么意思

1、宗庙古人又称祖庙、太庙,是供奉祖先的场所。皇家宗庙一般建在王宫前面,明、清两朝的宗庙就建在紫禁城外,今天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即那时的太庙。臣下官属的宗庙建在居所附近,又称家庙或祠堂。

2、社稷是指土神和谷神,祭祀的地点一般称社稷,是古代国家的象征。古代礼制规定,"左宗庙,右社稷",即社稷坛建在王宫前的右侧,与太庙对称。明、清两朝祭祀社稷的场所就是今天天安门右侧的中山公园,园内的方形大坛——五色土坛即当时的社稷坛。

社稷坛和太庙符合什么之制

社稷坛和太庙应符合“左祖右社”的古制。

1420年,明成祖朱棣修建了太庙。太庙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组成,规模庞大。太庙与紫禁城(故宫博物院)、社稷坛同年建成。太庙、社稷坛位于故宫博物院的前方,左右排列。太庙在左边,社稷坛在右边,体现出“左祖右社”的古制。这也说明,太庙是明朝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清朝入关后,历代皇帝依然在太庙祭祀祖先。

太庙游览路线

1、南门:太庙共有三座门,分别是东侧的东华门、西侧的西华门和中间的南门。中间的南门是太庙的正门,古时只有皇帝才能从此门进入。在南门右侧是售票处,可以在此处购买门票。

2、前列厅:进入南门后,首先看到的是前列厅。这是官吏准备朝见的地方,也是封建社会文武官员到此朝觐、奏事时的聚集场所。

3、大中门:进入前列厅后,往北走就到了太庙的大中门。大中门是皇帝与官员们进出的礼仪之门,是封建社会等级最高的建筑,其门面阔三间,进深三间,表面用红色油饰,两边齐山墙用金砖墁地。

4、丹墀:在大中门的南北两端,各有一块丹墀,这是皇帝和大臣们上殿时放置履舄的地方。丹墀也叫月台,是高出地面平坐的台面,即露台下面的平台。

5、祧庙:祧庙即东、西两庙,位于太庙的东、西两侧。东为东祧庙,是供奉旁系祖先的家庙;西为西祧庙,是供奉旁系祖先的宗祠。

6、库房:太庙的东、西两庙后部分为七间北向房,是存放祭祀用品的库房。

7、左祖右社:太庙的位置在紫禁城前部正中,与紫禁城中轴线对应。紫禁城的左前方为太庙,右前方为社稷坛,符合“左祖右社”的传统布局。

8、以上就是太庙的游览路线,供您参考。

文章分享结束,太庙和社稷坛和太庙东西配殿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声明: 本文由智悦旅途内容来源网络